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MIEE)丨探营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工业的眼睛”原来这么酷
“工业的眼睛”能有多酷?答案,就藏在衡阳建湘工业文化街区之中。
11月11日,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在此启幕。42秒完成飞机叶片硬度检测的“神器”,确保家中燃气表“分毫不差”的隐身护卫……这些拥有“火眼金睛”的精密仪器,共同为这个问题给出了最生动的答案。
步入“精度王国”:230余家顶尖单位参展
斑驳的红砖墙、高耸的苏式厂房,步入展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由技术与数据构成的“精度”王国。展台上,形态各异的设备静默伫立,有的小巧如盒,有的庞大如柜,共同特点是都拥有超凡的“视力”。
本届展会布展面积达1.5万平方米,汇聚了230余家顶尖参展单位,在规模超越了首届的基础上,着力突出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特色。
整个展馆布局分明,各具特色:A区主题馆汇聚了计量领域的“国家队”,展示最前沿的科研装备与系统解决方案;B区则是“专精特新·衡阳馆”;C区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40周年展示区与中国质量协会展团两大板块,回顾计量发展历程,展望智慧民生未来。
硬核“高精尖”:从国之重器到智能未来
展区内,科技感与未来感扑面而来。
在航空304所展台,工作人员正在为参观者讲解一套硬度检测自动化检测系统。“只需42秒,就能检测出一件飞机叶片的硬度是否合格。”这套系统实现了全程无人化,可以24小时不停机运行,极大保障了航空装备的质量与安全。
不远处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展台,用于芯片检测的超声扫描显微镜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
一旁,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刘先生对一套手持式电动汽车直接充电校验仪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后,双方互留联系方式,准备进一步洽谈。
动态测量技术同样令人惊叹。在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展台,工作人员手持操作柄,演示机器人动捕系统:“在机器人身上贴上跟踪贴,系统就能快速捕捉并分析出机器人的位移、角度、速度、加速度、轨迹乃至关节匹配程度,所有数据一目了然。”
最具科幻色彩的当属江苏展团区的1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预示着计量与计算科学融合的无限可能。
在衡阳馆,本土科技同样大放异彩。润泽人形机器人流畅展示推轮椅、打太极、端水等技能,引得观众连连称赞,“衡阳智造”的灵动风采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智能仪表定位机器人、量子动力仪等高端设备,共同构筑起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坚实基础。
计量暖“民生”:让精准技术守护百姓生活
这些“工业的眼睛”不仅服务于大国重器,更是守护百姓生活的“隐形管家”。
“您看,滴一滴饮料在这个测量仪上,三秒钟内,糖度、盐度等数据一目了然。”企业技术人员演示的糖盐度计,成为守护群众“菜篮子”安全的得力助手。
在中国计量协会展团区,AI摄像远传水表、智能燃气表等民生计量设备琳琅满目。
巨大的电子屏上,全国已联网的加油站信息实时更新——这是中国计量协会推出的加油机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用于加油机全生命周期的在线管理,能实时验证关键电子部件、记录所有变更和异常,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计量技术对“公平交易”的保障。
衡阳馆内,“船山时间谷”钟表企业带来的精美手表,将精准计时与艺术美学完美融合,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成为连接精密计量与日常生活的生动诠释。
城市新动能:一场城市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本届国家级展会花落衡阳,并非偶然。这座承载着深厚工业基因的城市,正以“计量”为新的支点,撬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政策的强力支持是关键。2024年,湖南省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建设。随后,“省十条”“国九条”等专项政策密集出台,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注入动能。
衡阳也以“衡阳速度”回应这份期待。规划超8800亩的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快速成长,首开区已吸引36家企业入驻,中检计量、广电计量等龙头企业纷纷抢滩,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成型。
记者手记
走出展馆,回望那一片承载着历史与希望的红砖厂房,记者深切感受到,计量已不再是实验室里冰冷的数字和仪器。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寻求新生的智慧选择,是驱动千行百业升级的“精度基石”,更是百姓生活中可知可感的“公平”与“安心”。这场在衡阳举行的展会,恰是一场关于精度、产业与美好生活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