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服务查询
通知公告
会员风采
会员管理
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2025)成功举办
首页
>
行业新闻
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MIEE)丨衡阳的“衡”,有新解
2025-11-14 05:57:20
在很多人印象中,衡阳因地处衡山之南而得名。如今,“衡”字有了新解。根据古文解释,“衡”有衡量、衡器的意思。而衡器计量产业,正成为衡阳的一个闪光点。11月11日至13日,国家计量领域最高规格的年度盛会在衡阳举行。会议是“2+1”组合,即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发展会议和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简称“两会一展”。
或许大家觉得“计量”比较专业,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用一束光打进橘子,马上就能知道它甜不甜。其原理是通过收集分析反射回的光线数据,精确判断橘子内的含糖量。就在上个月,国家安全机关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多次实施网络攻击,实际上是想扰乱“北京时间”。据报道,如果“北京时间”误差一纳秒,也就是10亿分之一秒,北斗的定位精度就会差30厘米(大约一张A4纸的长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通信。可以说,现代计量不仅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联,更为我国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精度基石”。数字时代,“一切皆为数据,万物皆可计量”已成为全行业共识。
全国性的年度盛会,为何会选址衡阳?“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落户衡阳,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中国计量协会理事长吴方迪说。“衡阳是我国首个高举计量产业发展大旗的城市,并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量产业园。在计量产业集聚和创新生态构建方面,衡阳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朱美娜进一步阐释。在全国层面,衡阳能赢得这样的高度认可,既源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更得益于近年来在计量产业领域“下狠”。
从秦汉时期的“衡器坊”,到上世纪风靡全国的衡阳造手表,千年计量文化的积淀让“衡”字成为最鲜明的产业名片。近年来,以“船山时间谷”、衡山科学城精密仪器片区等特色园区为核心,衡阳集聚了镭目科技、北方光电、率为科技等一批行业标志性企业。其中,“船山时间谷”基地已入驻企业144家。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旷诗秦介绍,2024年,衡阳石鼓区天雁机械的老厂区经过改造,成为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的首开区。这是全国第一个计量产业园区,目前已签约企业36家,注册落地19家。
去年12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资金、规划、项目、科研等方面,提出10条支持措施。有了省级层面的支持,衡阳如虎添翼。2024年,衡阳全市智能衡器计量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全市该产业总产值预计将攀升至220亿元,实现一年翻番的跃升。当前,衡阳正系统布局高能级平台,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即将验收,特高压输变电装备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南华大学正在筹建智能计量学院……计量技术正精准服务衡阳的特色产业。
说完衡阳的特色,我们来回放一下“两会一展”的现场。1.5万平方米布展面积、230余家顶尖参展单位、江浙产业基地组团参展,本次展会在规模上已超越首届。在机械水表上加装一个小装置,通过摄像头拍照、数据远程传输,就能感知并实时采集分析用水数据,还能发现异常及时报警,避免跑冒滴漏……在民生领域,AI摄像远传水表带来了智能化体验。“只需42秒,就能检测出一件飞机叶片的硬度是否合格。”航空403所的硬度检测自动化检测系统覆盖高端制造领域。
从柴米油盐的电子秤、加油枪、血压计,到北斗的授时定位、卫星遥感测绘、高铁IGBT芯片智能……展会现场的产品从身边延伸到太空。本次会议不仅突出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特色,也带来了更多的思维碰撞。展会期间,举办了各种专题研讨和相关活动,并推动园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之间的成果对接和招商引资。一位参展商坦言,“我这次来,一是想摸清当前计量领域最前沿的技术风向,二是要带着咱们遇到的技术难题,向行业专家好好请教。”
透过这场国家计量领域最高规格年度盛会,衡阳的“衡”字,愈发清晰。衡阳制造业转型升级迎来新机遇。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37个工业大类,是湖南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市州,底蕴深厚。而智能衡器计量是一个朝阳产业。2024年,湖南开全国先河,将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链。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首开区在今年5月正式启用,是一个很“年轻”的园区。衡阳没有抛弃“老家底”,而是用智能衡器计量这一代表精准与高科技的产业,让传统产业的优势得以在这个赛道焕发新生。这也说明,转型不一定要“另起炉灶”,在于找到一条能将自身历史积淀与未来产业趋势深度融合的路径。
“两会一展”带来立体化赋能。“两会一展”填补了衡阳高端会展领域的空白,其给雁城带来的,远不止几天的热闹,它是一次技术、理念与机遇的立体化赋能。技术上,衡阳集中接触并展示了“高精尖”的计量装备。理念上,在此次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发展会议上,明确要求推动计量测试向前沿技术攻关、系统解决方案和引领支撑转变。机遇方面,衡阳一跃成为全国计量产业发展的焦点和前沿阵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衡阳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有“全国阳光计量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平台”即将落地衡阳,为衡阳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新的湖南制造名片。衡阳的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发展并非“单打独斗”,正深度融入湖南省域协同网络。从全省来看,智能衡器计量产业链上企业超3000家,2024年实现营收超1200亿元。今年9月22日,省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发表文章称,努力把“智能衡器计量”打造成继“工程机械”之后第二张湖南制造名片。文章还表示,展望“十五五”,智能衡器有望复制“新能源电池”式爆发路径。“第二张名片”“爆发路径”这些关键词,一方面说明湖南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发展势头好,另一方面也寄托着很高的期许。衡阳作为全省智能衡器计量产业的重镇,需要挑起大梁,助力“第二张名片”的打造。风口之上,重任在肩,衡阳也在不断书写“衡”字的新注解。
上一篇:
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MIEE)丨中检计量与中国计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MIEE)丨计量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